尽管全国通胀已从峰值回落,加拿大人的生活成本压力依然沉重。从飙升的房租到高涨的保险和房贷月供,经济问题已成为4月28日联邦大选的核心议题。 在安省汉密尔顿的一家No Frills超市外,市民克雷格(David Craig)正将食品装入后备箱。他坦言,出于对加美贸易争端可能推高物价的担忧,近期囤积了冷冻鱼类和蔬菜。“价格肯定会上涨,所以我得提前准备。” 超市顾客普遍感受到预算吃紧。一位消费者表示,食用油价格过高,已决定用存货凑合;另一位则减少了鸡肉和牛奶的购买量。“有些东西涨得太厉害,干脆不买了。” 生活成本成竞选重点今年2月,加拿大年通胀率意外回升至2.6%,高于1月的1.9%。尽管尚未达到危机水平(部分因免税期结束),但已引发广泛关注。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房租上涨5.8%,车险费用增长7.5%,房贷利息因利率上调增加9%。Narrative Research民调显示,67%的加拿大人将生活成本列为国家最重要问题。 面对选民诉求,各党派纷纷聚焦“负担能力”议题。自由党与保守党承诺削减个人所得税,而新民主党(NDP)则希望释放联邦土地,加快可负担住房建设。 育有两名子女的苏亚佐(Diane Suazo)运营着“The Flying Couponer”博客,她表示,家庭食品开支从每周300元飙升至500元,被迫减少外出就餐和旅行,并更多购买打折商品。“越来越多人在想办法省钱。”她说,由于存钱时间变长,他们甚至推迟了房屋装修。尽管支持减税政策,但她认为更直接的价格管控措施可能更有效。 贸易战或加剧通胀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Tiff Macklem)警告,若加拿大与美国爆发贸易战,通胀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剧,而货币政策无法立即缓解其影响。“我们将面临经济活动放缓、物价上涨和更高的通胀率。”他说。 3月通胀数据将于4月15日公布,距大选投票日不到两周。这一数据或将成为选举的重要经济指标,对最终结果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