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2|回复: 0

[医疗保健] 健康贴士:美国医生长期沐浴不用肥皂科学考量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402
发表于 2022-1-11 03: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沐浴洗澡人人会?一位美国医生著书告知人们,常用清洁剂会导致人体微生物群失衡,反而不“卫生”。https://t.co/iziLKJ4hPK
如果有人被问到是否懂得如何沐浴洗澡时,估计多数都会笑出声来。
淋浴是现代社会人们每日卫生的一个很简单、理所当然的小事情、小细节——谁都会:盆浴或淋浴,用肥皂或沐浴露,最后冲洗干净,浴巾擦干,完成。
也许正因如此,当美国医生詹姆斯·汉布林(James Hamblin)著书告诉人们自己已经5年洗澡不用肥皂或任何清洁用品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强烈的惊讶、震惊,甚至恶心。
很多人一上来可能会觉得汉布林医生很不卫生,有点赖。
其实,在新冠疫情前汉布林也坚持用肥皂洗手。他还是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讲师,以及美国《大西洋》杂志的医学作家和播客节目主持人。
那么,作为一名医生的他,这种“古怪”选择背后又有哪些考量呢?
卫生专家不用肥皂的真实原因
据英国《卫报》报道说,作为医疗卫生专家的汉布林看起来非常年轻,也自然懂得卫生常识,而他拒绝用清洁用品有他的道理。
原来,汉布林的淋浴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他最初的目的是省时间,同时也省钱、省事。
后来,随着他对人类微生物群系科学(microbiome science)越来越感兴趣,决定亲身尝试一下不用清洁用品对人体微生物群系的影响,便从洗澡这样一件小事做起。
原来,随着人们对医学认知不断加深,对生存在人体皮肤上和肠道中数以万亿计微生物群落(microbiomes)重要性的了解与认知也与日俱增。
微生物群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病原体通过产生抗微生物化学物质来与人体微生物群争夺资源和空间。
微生物学家们正在试图进一步解开这些微生物群种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人们意识到如果使用各种抗菌清洁品清除这些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人体皮肤的自然保护油其实未必是好事。
有科学证据显示,包括普通沐浴用品在内的很多日用化学品会破坏保护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群。也正因如此,目前很多地方的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对微生物群比较友善的沐浴用品。
商业炒作
这种含颗粒的淋浴产品还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
从1920年代开始,日用化工行业就不断大量推出人体清洁、除臭产品。商业广告宣传让人们觉得不用除臭剂(deodorant)和清洁用品,就很不卫生,甚至会有体臭。
现在,人们使用的各类与皮肤有关的日用化工品已经数不胜数,除各种各样的洗涤清洁用品之外,还有美容、护肤、保湿、除臭、去角质等应有尽有。
与此同时,过敏、痤疮、粉刺、湿疹和牛皮藓等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变的越来越普遍。
有研究显示,虽然人们热衷于身体清洁,但许多人却饭前便后最关键时刻不好好洗手或干脆不洗手。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眼下全球疫情流行的时候,肥皂洗手反而比身体清洁更重要。
化学品少用为妙
汉布林撰写了一本有关皮肤保健的书(Clean: The New Science of Skin and the Beauty of Doing Less)中,具体解释了自己每日卫生习惯背后的道理,并希望能解开人体最佳清洁方法之谜。
他说,关键要慢慢来。他本人已经彻底不用任何清洁、除臭用品了。
汉布林表示,现在他的湿疹越来越少了,皮肤也慢慢变得不那么多油了。
另外,但根据汉布林的采访显示,人体体味千差万别,许多人能最终成为情侣就是因为喜欢对方身体的“自然味”。
未来个性化产品?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群知识的增多,皮肤病学家、微生物学家以及护肤品公司都在努力研制未来新产品。一些主流美容产品已经有包含活细菌或是可以为人体微生物提供营养的成份。
未来,还有可能发展为针对每个人皮肤特点的个人化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根据我们个人皮肤的微生物群的需要而量体裁衣,因为微生物群跟人们的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但目前还做不到。
微生物学家已经发现,从小以狩猎和农业为主的人群以及阿米什人(Amish people)拥有最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而他们也很少得一些自身免疫系统以及相关炎症的疾病。
增加微生物多样化
城市居民要想增加自己的微生物群多样性,最理想的方式是多接近自然,并与其他人与动物有密切接触。
当然,在新冠疫情期间不适合这样做。
与此同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也会对增加微生物群非常关键。
同时,人们也可以像汉布林医生那样少洗澡、少用沐浴清洁产品。
那如果你家中没有坐浴桶(Bidet)又如何清洗身体的一些私处和死角呢?
汉布林建议可以把厕纸弄湿清洁效果较好。反正他就是这么做的。

【郑重声明】荷顿论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