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1|回复: 0

[签证移民] 中产移民掀“归国潮”!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002
发表于 2025-2-28 05: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别前,林然站在自家700平的花园中,凝视着这片她曾精心打造的绿意天地。十年前,她怀揣梦想远赴新西兰,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房车俱全,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然而,她依然坚定地收拾行囊,牵着丈夫和孩子的手,踏上归国的旅程。
像她一样的回流者不在少数。在加拿大生活近二十年的魏川一家,花费了数十万元,只为尽快返回香港。登机前,他感慨地说道:“回国,就像重生。”
在德国的许安,惊讶地发现,身边许多华人都在计划回流;在英国事业如日中天的苏曼,也决定回到熟悉的土地。社交平台上,关于“移民回国”“反润”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分享量屡创新高。曾经向往海外生活的人们,如今正排着队回家。
破碎的滤镜:现实远非想象中的自由天堂移居德国近十年的许安,社交媒体上的生活总是阳光灿烂,湖泊宁静,充满松弛感。然而,在现实里,她要靠这些短暂的美好来抵抗内心的抑郁。漫长的冬季让她数周见不到阳光,家中常备人造太阳灯和毛绒玩具,只为缓解孤独。
初到新西兰时,宋维被辽阔的风景所震撼,然而,时间久了,他却被无边的寂静吞噬。来自北京的他,难以适应当地刻板的社交文化——朋友见面需要预约,相较于国内随时相约的热闹,他感到格格不入。
加拿大的魏川,对当地医疗体系的低效深感无力。一次突发腹痛,他在多个科室间奔波,最终被告知需要等待三个月才能见专科医生。“如果真的是急症,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德国的程瑜,在感染新冠后长期失眠、味觉丧失、出汗不止,然而医生却只是建议她“多喝水,少熬夜”。最终,她毅然订下回国机票。回国后,中医诊断出病因,仅凭几副中药,她的身体迅速恢复。她这才意识到,国内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才是她真正的依靠。
海外职场难以融入,国内发展快人一步在海外职场,许多华人始终是“圈外人”。程瑜与同事玩知识问答游戏,因为不熟悉“Nativity”(耶稣诞生)这一概念,而被无形边缘化。尽管英语流利,她依然需要额外耗费精力去理解对话,导致竞争力下降。
在德国从事数字营销的许安,发觉公司依旧使用几年前的软件,不让使用谷歌、ChatGPT等新技术,担心“数据安全”。她的创新想法频频受阻,半年下来,工作内容仅限于网页更新和邮件发送。反观国内同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她不禁感慨:“西方像原始社会,东方更像现代世界。”
而在新西兰的林然夫妇,深刻体会到科研环境的差距。当地实验室设备陈旧,一个项目资金仅有几万元,还需支付高昂管理费,研究推进艰难。而在国内,普通本科高校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仪器,项目资金动辄百万。最终,他们选择回国,加入国内高校的科研团队。
“围城”变“逃城”,曾经的乐土已不再即便回国需要适应新的节奏,许多人仍觉得值得。林然和新西兰籍的丈夫,在国内面临更多流程和文化差异,但她依然坚定地说:“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就好。”
相比之下,苏曼则是因安全问题而毅然离开英国。曾经治安良好的伦敦,如今抢劫、暴力案件频发,连她自己半年内就被偷走两部手机。她原本计划移居其他欧美国家,然而经过一番考察后,发现许多地区治安状况同样恶化。最终,她决定回国,寻找真正的安全感。
魏川则对加拿大的社会福利体系倍感无奈。新移民轻松获得身份,并享受高额补助,而本地纳税人的收入却被层层盘剥。他更无法忍受的是,大麻合法化后,二手烟味弥漫,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社交环境。最终,他选择通过香港优才计划“曲线回国”,等待恢复中国籍。
归来,不止是回家他们曾踏上异国他乡,寻找梦想中的生活;如今,他们带着新的认知,重新回到熟悉的土地。或许,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归宿,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郑重声明】荷顿论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