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90|回复: 0

实业干不过金融业的原因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093
发表于 2018-10-21 00: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业干不过金融业的原因

文 | 张虎成 ☞ 打通财经任督二脉的实战派
  实战锦囊
  做实业就像是押宝,只能押在一个地方。而金融行业是哪个行业挣钱,便会选择哪个行业,并且只会选择朝阳行业。
  金融行业也并非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好干,这个行业更需要智慧,也更需要运气。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行业只会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既有规模又有品牌优势的企业。
  我的一位同学在湖北老家开水泥厂,前两天给我打电话,说想来北京和我一起干金融行业,我说你在老家当土豪,当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北京呢?他说:哎!这年头干实业不如干金融行业,我说为什么干实业不如干金融业?他支支吾吾半天也回答不上来,反问我,你说为什么干实业不如干金融业?
  我想了想:干实业的,是研究怎么干好本行业的工作;而干金融的,是研究怎么玩干实业的。当然,这只是一句比较形象的话。从行业的角度客观分析,为什么说做实业不如干金融业?
  第一、成本投入
  金融业是非常典型的轻资产行业,最主要的成本投入是人力成本。如果不想面对劳动纠纷,一个人也可以干;如果只是想做个资金掮客,办公室都可以不用租,也不需要仓储和运输,只需要一部电话就可以,如果能做好资金和项目的匹配,让资金流动起来,马上就能获得投资回报。而做实业不一样,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每个环节那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第二、投资回报周期
  做实业投入一千万,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收回成本,而金融业可能一年就能挣到一千万,用的还是别人的资金。做实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都比较长,从买设备建厂、买原材料加工、到组织销售,时间长的能达十年以上,时间短的也需要数月,而且还要面临货款收不回来的现实困境。而金融行业从事的是货币的买卖,只要资金一转手,利润马上就能够回来,即使是投资周期较长的股权投资,虽然超额收益可能需要等项目退出后才能拿到,但是管理费是可以按半年或者是按年提取的。
  第三、机会成本
  在现阶段的中国做实业,如果大家都看好某一行业,就会蜂拥而入,最后导致过分竞争或者是产能过剩。而且,一旦选择某个实业领域,就需要持续投入。如果制造业想转型做化工行业,非常难,因为做实业就像是押宝,只能押在一个地方。而金融行业是哪个行业挣钱,便会选择哪个行业;并且只会选择朝阳行业,还可以同时选择好几个行业,每个行业又可以同时选择好几家公司。
  第四、定价权
  本来,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依附于实体经济的,但是中国的金融业竞争不充分,造成资源相对集中,最后在和实体经济合作过程中处于强势一方,拥有定价权。这就是为什么贷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而对实业而言,除非拥有规模优势或者是拥有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技术壁垒,否则,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乏力的当下,很容易招来竞争者和模仿者,最后陷入价格战的泥淖,失去定价权。
  第五、变现容易程度
  无论是开一个饭店、还是投资一个工厂,豪华的装修、崭新的设备,只要一投入使用,当天就开始折旧;如果经营得不好,装修就是一文不值,设备就会大打折扣。干实业难就难在这一点,所投入的资金想变现,非常难。而金融业,如果选择好交易对手,再把风险控制好,即使在某个项目上发生亏损,剩余的资金想变现也还是比较容易。
  如果从这五个角度来看,金融业确实占有优势。但是,无论怎样去比较,金融行业始终是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那就是空中楼阁。如果实业做得更稳定、更持久,抗风险能力就会更强;此外做实业的对自身所处行业的了解,比搞金融资本的要强数倍。
  每一家倒闭的金融公司背后,都有让人惨不忍睹的故事。总之一句话,金融行业也并非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干,这个行业更需要智慧,也更需要运气。社会之所以产生“做实业不如干金融业”这样的看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主观因素:这个时代太过于浮躁,在某个地区或者行业一旦出现赚钱的机会,资本就像潮水一样蜂涌而入,大家都急于挣快钱,都急于获得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更没有持之以恒或者是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最后导致同质化竞争,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客观因素:中国的经济已经过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像早些年,开个工厂,雇几个工人,帮别人加工一些产品就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没有创新能力、没有规模效益、没有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不复存在。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行业只会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既有规模又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比如卖牛奶的就是伊利和蒙牛,卖空调的就是格力,卖冰箱洗衣机的那就是海尔,卖电脑的就是联想惠普。在日本,汽车和家电行业中,最终存活的,不过就是索尼、松下、丰田、本田,美国也是一样。这些企业正是靠规模优势降低了成本,靠品牌提升了产品价值,而没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拿什么和他们竞争?
  其实,不是做实业的不如金融业好干,而是没有找到市场的痛点,你没有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超出市场的需求。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那么最终你将会被淘汰出局。


【郑重声明】荷顿论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