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其他竞买者竞价的情况下," 自己给自己加价 ",山东日照一国企在一土地拍卖过程中,自行连续 4 次加价,总共加价一个多亿,并最终以 10 个多亿的价格将土地拍下。 近日,网络曝出这一土拍过程的 " 非常规 " 现象引发网络争议,有行业人士指出为 " 谜之操作 "," 哪有自己给自己抬价的,最终成本还是转嫁给购房者 "。 
相关交易记录显示,山东日照人防资产集团有限公司在竞买当地 "2021A-49 号 " 地块时,在 97500 万的起拍价基础上,在无其他竞买人出价的情况下,自行先后加价 2400 万、7000 万、400 万、800 万,总加价超过一个亿,最终该土地的成交楼面价达到了楼面地价达到 15126 元 /m²,远超当地一万出头的楼市均价。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无竞买对手情况下加价一个亿,土拍交易过程引发争议 据山东本地媒体报道,12 月 24 日,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拍卖出让 3 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包含 2 宗居住用地。其中,日照市人防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竞得 2021A-49 号地块,成交价 10.81 亿元,溢价 1.06 亿元,楼面地价达到 15126 元 /m²,是日照市区楼面地价新高。 
同时有行业文章分析称," 从楼面地价看,一万五的楼面地价,高于此前某楼盘创下的 7302 元 /㎡地价记录。并且,楼面地价已超过东城片区部分在售项目,面粉价已高于面包价 !" 工商资料显示,日照市人防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由日照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100% 控股,是一家国有企业。 该土地拍卖交易完成后,一张日照市人防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买过程的出价记录截图在网络流传,并引发争议。 相关截图显示,12 月 24 日 10 点 0 分 24 秒,该公司报价 99900 万元,在 10 点 0 分 56 秒,又出价 106900 万元,10 点 1 分 43 秒,出价 107300 万元,10 点 03 分 3 秒,出价 108100 万元。 
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该土地的起拍价为 9 亿 7500 万元,根据上述记录,日照人防公司在不到 4 分钟时间内,在没有其他竞买人出价的情况下,自行先后加价 2400 万、7000 万、400 万、800 万、总加价超过一个亿。 潇湘晨报记者查阅到涉及此地块的《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拍卖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此地块位于日照市山海天路以东、东营路以南,面积为 64969.9 平方米,土地用途为 " 居住用地(可兼容商业,用地比例不超过 5%,按计容建筑面积核算)",容积率 ≤1.2,使用年限为 " 商 40 年,住 70 年 ",起始价为 97500 万元,加价幅度为 200 万。 同时公告指出,2021A-49 号宗地设置最高限价,最高限价在土地拍卖前输入网上交易系统,当地块的最高竞买报价达到或超过最高限价时,网上土地竞价中止,转入网上竞配建资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 1000 万元为起始价,加价幅度为 100 万元,最高者为竞得人。 上述交易过程在网络曝出后引发争议,有多位行业从业者指出,"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谜之操作 ",在一般情况下,土拍过程有多位竞买者参与,大都是在其他竞买人出价后,有意向的竞买人才会继续加价,在没有竞买人继续出价的情况下,一般没有人会在自己已报价的基础上再加价," 那会被看笑话 "。 " 最终地价成本上升,还是体现在房价上,需要购房者买单才行。" 一名行业人士称。 官方回应:设置了 " 保密底价 ",相关程序不违法 12 月 31 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记者致电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土地在拍卖过程中设置了 " 保密底价 ",拍卖过程中只有日照人防公司一个竞买人,但相关招拍挂过程并不违反程序。但潇湘晨报记者查询相关土地公告,公告内容并没有标明该土地拍卖设置了保密底价的相关内容。 
根据日照当地房产网站对于日照在售新房房价的样本统计,日照 12 月份房价均价为 10924 元每平," 保密底价 " 是否设置过高?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反馈,但具体负责的同事不在,他们正在组织相关材料,将对此情况进行说明。 
潇湘晨报记者同时致电了日照人防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请示后才能给予答复,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尚未得到相关回应。 而针对此次日照土拍过程中在无人加价情况下,竞买人持续加价一个亿的情况,一名从事招投标领域的职业律师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保密底价就是地块的最低售价,如果确系在事前已经确定有保密底价的情况下,竞买者通过自身的判断不断提高报价,使得报价能够超过保密底价的做法也属正常。 那只有一名竞买人是否符合法律和程序规定?律师表示,虽然 2002 年《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竞买人不足三人,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底价时,主持人应当终止拍卖,但该规章在 2007 年进行修订时删除了关于 " 竞买人不足三人应终止拍卖 " 的规定。 " 只要没有组织围标,串标,保密底价没有被透露给竞买人,相关程序本身没有问题。" 上述律师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