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7|回复: 0

[医疗保健] 北大团队首次证实:人体呼吸是新冠重要传播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404
发表于 2020-10-5 2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有专家指出,也不排除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近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与北京市朝阳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研究,首次证实人体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传播的方式,且呼出气中大部分颗粒都小于PM2.5,从而进一步揭示气溶胶传播扩散新冠病毒的事实,为未来更好阻断空气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与经济损失,未来,疫情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针对这场疫情,全球正在采取各种防控阻断措施,而其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新冠病毒的不同传播途径。不少研究已经在医疗环境的空气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并且发现病毒保留了活性与感染性。尽管这些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但在不同学科领域与专家学者之间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最近,有科学家呼吁承认新冠病毒的空气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也相应地对指南进行了修改,指出不排除在拥挤和封闭环境下的空气传播可能。但是关于新冠病毒是如何排放到空气中的直接证据非常稀少,该话题也成为争论的主要焦点。



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与合作团队北京市朝阳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招募了近60名新冠患者(包括境外输送的和北京本土病例),15名健康人群以及部分非新冠呼吸系统感染人群,通过利用北大团队以前发明的呼出气采集方法,收集了这些人群的呼出气冷凝液。


团队进一步利用RT-PCR(核酸扩增)发现,早期新冠患者通过呼吸排放大量新冠病毒,每小时排放高达几百万个。研究发现,新冠患者呼出气的新冠病毒阳性率高达约27%,而新冠患者的所处环境相关物表的阳性率只有5.4%。此外,团队对医疗环境、隔离酒店环境空气中的新冠病毒也做了检测,在部分样品如卫生间空气也发现了新冠病毒,浓度高达6000个病毒每立方米,但由于医院通风等措施,导致空气中新冠病毒浓度偏低,低于核酸扩增检测限。


此前,北大团队曾利用同样的方法,采集并检测到了流感患者呼出气中的流感病毒。本次研究首次证实,人体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传播的方式,而呼出气中大部分颗粒都小于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从而进一步揭示气溶胶传播扩散新冠病毒的事实,为未来更好阻断空气传播、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该研究同时也为通过利用呼出气结合生物传感开展现场无创快速新冠肺炎患者筛查包括处于潜伏期的和无症状感染者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已在线发表在美国传染病学会的旗舰期刊《临床感染疾病杂志》杂志上 ,在传染病领域所有期刊中,该杂志一直处于最有影响力的前三名。


【郑重声明】荷顿论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